深埋的汙水排放隧道每天擔負著將生活汙水輸送到處理廠的重要任務,然而下水道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可能因為沉陷、地震、鄰近施工、開挖降水等因素造成局部損壞。經由裂隙流出的汙水會造成環境嚴重汙染,而帶著泥砂流入洞道中的地下水更可能造成地層掏空,形成突發性的地陷災害⋯⋯
某排水隧道在工作豎坑開挖接近底面時,遭遇岩層節理面及破碎帶高壓裂隙水突湧,出水量每分鐘3.0m3以上,造成豎坑嚴重淹水及坑壁噴凝土逐漸破壞,存在側壁坍陷危險性。承建方為尋求適當解決方式,特別緊急召集國內隧道專家共同研擬處理方法⋯⋯
某軌道隧道於運營一段時間後,發生局部滲漏水情況。維修單位為避免出水量加大造成隧道變位及外側地層嚴重掏空,除緊急調派砂包壓制出水點外,並緊急召開應變會議,聯合運營單位、承建單位、設計單位及工程界專家,共同研擬止水、加固方案⋯⋯
某大型山坡地開發案,地表以上為2棟高層SRC建築物,地面下全面開挖設置4層地下室,基礎落於高透水岩塊層上。結構體構築期間由於基礎下方岩塊層與上邊坡高水位連通,基底水壓力大於150kPa以上,筏基底版發生大量湧水情況(約58m3/day),地下水甚至透過鋼構柱位與混凝土不連續面滲漏到B4層地下室,嚴重影響使用安全及功能⋯⋯
某山岳隧道挖進時遭遇岩層破碎帶,開挖面發生抽坍現象,出水量高達每分鐘50~80m3,開挖面最大湧水壓力高達4000kPa。經各單位協調後決定放棄部分抽坍隧道,另外挖掘2條替代隧道,並於破碎帶前方構築封牆進行長鑽孔熱瀝青注漿,穩固破碎岩層及封堵地下水突湧路徑⋯⋯
非常榮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歐章煜 教授帶領研究生蒞臨本公司承辦的雙環塞注漿地質改良現場指導。參觀過程歐教授與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