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地下結構物外牆迎水面後製防水層-灌注式熱瀝青防水層成型技術

結構修復

地下結構物外牆迎水面後製防水層

灌注式熱瀝青防水層成型技術

1. 工程背景

某共同管道工程地下結構物採用明挖覆土方式建構,其中一處區段因為兩側鄰房距離開挖面較近,無法達到開挖安全坡度要求,加上本區段地表下為連續卵礫石層,因而施工單位改採型鋼樁搭配主樁橫板條進行擋土開挖,並以單面模組立方式澆注地下管道側牆。因為此構築方式無法於執行側牆迎水面防水層施作,經變更設計後,決定採用熱瀝青防水層灌注成型技術進行外牆後防水處理。

共同管道工程地下結構物採用明挖覆土方式建構

2. 解決方案

為配合本工程特性,建構完整的地下結構物側牆瀝青防水層,制定解決方案如下:

(1)於主樁橫板條與鋼筋混凝土間預留一厚度不小於原設計防水油毛氈厚度空間

(2)空間中鋪設可供熱瀝青流動散佈的格網及防水層

(3)預埋灌漿管及排氣孔

(4)現場建置熱瀝青散佈範圍監測系統

(5)選用瀝青材料必須具配良好黏結性、高溫下流動性及固化後彈性。

建構完整的地下結構物側牆瀝青防水層

3. 施工設計

依照解決方案所列條件進行施工設計如下:

(1)於主樁橫板條內側安裝夾板作為防水層外模

(2)鋪設厚度約8mm的中空格網及防水層

(3)於側壁鋼筋綁紮時以@400mm間距交錯方式佈置不穿透側壁混凝土保護層的灌漿管

(4)使用分離式熱瀝青灌注設備進行灌注

(5)利用埋入式熱電偶溫度感測器棋盤式配置,安裝於側牆外部,搭配自動擷取系統,即時監測熱瀝青散佈位置

(6)使用改質瀝青做為灌漿材料,並以攝氏180度~200度為工作溫度,攝氏90度為熱泵啟動下限。

 

4. 施工過程

等待混凝土澆注、養護及拆膜後,施工單位先就側牆混凝土可能造成漿液短流瑕疵位置,使用聚氨酯樹脂灌漿進行封堵。熱瀝青加溫槽及熱泵等大型設備吊裝於地表面,再續接保溫管件到預定灌漿位置近端。灌漿時由下往上依次灌注,並以上方灌漿孔作為排氣及溢漿孔。熱電偶監測時若有局部位置無法反映均勻溫升情況,則於該區域進行鑽孔及熱瀝青補灌。

5. 執行成果

因為地下結構物主樁橫板條表面不平整,鋪設後的夾板於承受熱灌注壓力時,發生局部變形,導致瀝青用量大於設計值,並發生局部地表溢漿情況。經採用二度灌漿及降溫降速灌漿方式應變後,由監測結果顯示,熱瀝青已經填滿側壁與擋土設施間空隙。經過長時間觀察,採用灌注式熱瀝青防水層施工位置,沒有發生滲漏水現象,順利完成地下結構物外牆迎水面後製防水層灌注工作。

地下結構物主樁橫板條表面不平整

地下結構物外牆迎水面後製防水層

若要下載完整版內容,請點擊以下連結填寫email,我們將會依照您填寫的電子郵件寄送下載連結給您。
免費下載

將下載檔案寄至:

更多本公司工程成果分享

點擊進入FB粉絲專頁,獲得一手資訊

・公司電話:2769-2355

版權所有© 2024駿馳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刊圖文未經許可不得翻印、公開傳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