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地震後建築物止水加固-集合住宅大樓強震後地下室滲漏封堵及裂縫修補

地震後建築物止水加固

集合住宅大樓強震後地下室滲漏封堵及裂縫修補

1.工程背景

某高級住宅大樓地上14層/地下4層,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於使用一段時間後遭遇不同規模地震連續作用,導致地下室出現多處結構裂縫與滲漏水狀況。大樓管理委員會為避免損傷持續擴大造成危害,特委託具備止水加固經驗的專業廠商進行現場勘查、提出解方案並交付執行。

地震後建築物止水加固 

2.解決方案

依照現場勘察結果發現,地下室裂縫及滲水現象可區分為﹕地震造成剪力裂縫、舊有滲水位置封堵材料因地震破壞再度滲漏、施工時混凝土蜂窩及不連續面表面防水層損壞滲漏等三大類。為完整修復各類受損問題,擬定止水加固方案如下:

(1)敲除表面劣化混凝土

(2)清理修復位置表面雜物

(3)鏽蝕鋼筋除鏽及防護

(4)聚胺酯樹脂填充黏結混凝土裂縫

(5)修復面環氧樹脂塗佈處理

(6)樹脂砂漿敲除位置填充

(7)表面處理及場地復原。

 

3.施工設計

由於出現損傷位置表面均有粉刷層及防水層披覆,為能夠達到一次性最佳修復效果,相關施工設計如下:

(1)敲除修復位置劣質混凝土至堅實面,深度至少2.5cm,邊緣儘量修整成方邊

(2)利用清水及壓縮空氣清理修復面,過程中須將鬆動混凝土塊及碎屑移除

(3)若鋼筋存在鏽蝕情況須使用鋼刷及打磨設備清除表面鐵鏽,並於鋼筋表面塗刷除鏽劑與阻鏽劑

(4)於裂縫左右兩側1/2牆厚(版厚)距離交錯鑽設45度斜孔,深度須穿越裂縫,並於孔口安裝注漿器

(5)以不大於3500kPa壓力進行雙液型聚胺酯樹脂二度灌注,完整填充、黏結裂縫

(6)於修復面均勻塗佈環氧樹脂提升黏結力

(7)使用高強度樹脂砂漿填補整平敲除區域

(8)表面處理及場地復原 

 

4.施工過程

因為結構損傷分布在樓版、牆面、車道地版等處,位置分散且出現高度不一致,施工時部分位置需要依照特性搭設施工架,較為耗費時間。其餘施工作業依照標準流程執行,一切順利未發生困難。

 —

5.執行成果

本工程施工位置主要位於地下室,常須借用住戶停車位進行作業,幸得大樓管理委員會協助調度施工場地,俾使工作得以順利推進。於所有工作完成後報請管理委員會及住戶代表會同驗收確認,並經過保固期修復位置無滲水現象發生,順利完成集合住宅大樓強震後地下室滲漏封堵及裂縫修補工作。

順利完成集合住宅大樓強震後地下室滲漏封堵及裂縫修補工作 

地震後建築物止水加固-集合住宅大樓強震後地下室滲漏封堵及裂縫修補

若要下載完整版內容,請點擊以下連結填寫email,我們將會依照您填寫的電子郵件寄送下載連結給您。
免費下載

將下載檔案寄至:

✅文章分享

✅官方LINE諮詢

✅FB粉絲團

✅Yotube頻道

版權所有© 2024駿馳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刊圖文未經許可不得翻印、公開傳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